腾讯上线救字文档 邀全邦网友调和457个濒临磨灭的生僻字
11月10日, 汉字守护计划 公益行动发布一周年成果。官方指导 生僻字征集 小程序迄今有2500多万人次参与,提交生僻字16800个。经工信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初筛,其中457个尚未获得强制性我国标准GB 18030《信息技术 中文编码字符集》编码,以地名、人名、方言用字为主,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可能文化(Culture)价值。同日, 生僻字征集 小程序内上线 救字文档 功能,继续向公众征集457个生僻字的相关考证资料,以协助教授组加快完成考证及编码申请。
据不完全统计,全国有6000余万人的姓名,以及大量地名、古籍、方言中包含生僻字,其中多数尚未达成数字化。去年11月,腾讯联合工信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、光明日报(Daily)全媒体、首都我国金融标准化研究院、汉仪字库、OPPO、陕西历史(History)博物馆等机构与企业,共同发起 汉字守护计划 公益行动,发挥各自优势并加大投入力度,加速贯通生僻字数字化全链路,旨在助力破解生僻字使用难题,重焕和传承生僻字背后积淀的中华传统文化(Culture)。该计划于今年(This Year)4月20日世界中文日上线 生僻字征集 小程序,直接面向公众征集无法输入的生僻字。
生僻字数字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,每个汉字应用于数字系统,都要经历 发现、考证、编码、扩容国标、字形设计、输入显示、推广应用 等一系列环节。其中,汉字编码环节周期长、复杂性高,要对汉字的实际使用范围、形音义正确性、字形区别与认同、文献用例等进行(Carry Out)大量考证,涉及语言文字、文化(Culture)、信息技术、标准化等多个领域,需投入大量人力查找文献古籍、搜寻实际应用案例。按照常规流程和进度估算,完成这457个汉字的申请编码资料至少需要两年时间。
工信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中文信息研究室主任黄姗姗表示, 生僻字征集小程序以创新方式为 收字 提供高效支撑,特别是此次筛选的457个未编码汉字,更多来源于各地居民的日常生活(Life),有着很深的群众(Masses)基础和鲜活的社会(Society)生命力。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正全力优先开展此批汉字的考证工作,加快推动编码,扩容国标字库。
为进一步助力提升申请编码资料的考证效率, 生僻字征集 小程序内全新上线 救字文档 功能,支持全国各地用户低门槛参与,微信搜索 生僻字征集 小程序即可加入,填写汉字的读音、来源等信息。
(用 救字文档 可快速上传生僻字考证资料)
腾讯输入法部总经理鲁剑表示, 汉字守护计划关注全链路, 生僻字征集 小程序初见成效,核心在于以民生与文化(Culture)为出发点,以数字科技(Technology)汇聚公众向善之力。此次开发 救字文档 ,希望(Hope)发挥平台的连接作用,让这些未编码汉字尽早拥有 数字身份 。同时,腾讯搜狗输入法将继续务实推进生僻字解决方案在金融、医疗等民生场景落地。
据悉,457个未编码生僻字中,地名用字328个,占比72%,人名用字66个,占比14%。例如,广东佛山市高明区的地名用字 土? (左右结构,教授初步考证音同qǐng),该字用于荷城街道一个农村的名字 下长「土?」村 。当地居民拍下日常生活(Life)中该字使用的案例图片,可能发现该字的使用历史(History)、地方志等文化(Culture)研究资料,上传到 救字文档 ,即可助力教授收集考证资料,并达成更高效的针对性考察。
- 赞(952) 踩(22) 阅读数(8326)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
-
加载中......
- 发表评论
-